素冠_高中议论文作文500字

  庶见素冠兮,棘人栾栾兮。劳心慱慱兮。

  庶见素衣兮,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

  庶见素韠兮,我心蕴结兮。聊与子如一兮。

  注释

  ①庶:有幸。 ②棘:瘦,栾栾:瘦弱的样子。③慱慱(tuan): 忧愁劳苦的样子,④蔽:朝服的蔽膝。⑤蕴结:心里郁结放不开。

  译文

  幸而见人戴自帽,

  身体瘦弱面容憔,

  心中忧愁又哀伤。

  幸而见人穿白衣,

  我的心中多伤悲,

  甘愿同你共患难。

  幸而见人穿白裤,

  我心郁结放不开,

  甘愿与你结同心。

  赏析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说,凡是正常人,都具有同情心。它是设身处在遭遇不幸的人的境地,替他人着想,替他人担忧,分担他人的不幸。这是人之常情之一,同时也是仁爱之心、博爱之心的体现。

  同情心是人间少有的、且不寻求报答的一种情感。它是单方面的,不企图交换,不期望回季已只想以付出来帮助遭受不幸的一方。即使有时难以在财物上给予帮助,只要有话语的安慰,便会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正因为如此,同情心是纯洁的,高尚的,神圣的,不带铜臭和欲求的,非功利的。

  当一个社会被铜臭污染了之时,同情心也就随之变质了。当商品交换的原则支配了社会生活的一切之时,同情心也就泯灭了。如果说商品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韵必然,这是否就意味着同情心的泯灭也属必然?

  现实的回答和理论上的回答肯定是不同的。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午12:06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午12:14

相关推荐

  • 窗外_初中记叙文作文500字

      窗外的天空渐渐被墨浸满,云也被染成了不好看的铅灰色,或许它本来就是满载着铅,看起来好沉重。风像一把大刷子,把那些浑浊搅的更浑浊,将那些灰暗搅的更灰暗。   墙角的蚂蚁行色匆匆,…

    作文 2022年5月5日
    080
  • 师德师风承诺书推荐_议论文作文1200字以上

      师德师风承诺书(一)   教育是神圣的,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崇高的。为了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教育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

    作文 2022年2月16日
    074
  • 一次研究性作文训练论文_高中议论文900字

      论文关键词:一次,研究,作文,训练   作文教学中应极力主张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即每一篇作文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多方面主动探究,从生活中去搜集鲜活的创作素材。为此在学了高…

    作文 2022年3月27日
    082
  • 坠落后再升起_七年级议论文作文700字

      在长满荆棘的人生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不如意,也会摔倒,但摔倒是常有的,只是能重新站起来的勇气,却是不常有的。有勇气的人,即便他遍体鳞伤,也依旧前行。   大家都说网课能检…

    作文 2022年9月20日
    065
  • 我们爱科学_高中说明文作文800字

      科学就像是一个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我们就是一些鱼儿,虽然现在在大海里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遨游着,但是将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水里就可能没有了氧气,我们就必须换另一个地方…

    作文 2022年5月31日
    078
  • 清明踏青春游策划书_应用文作文1000字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中国人继春节后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学生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

    作文 2022年2月19日
    073
  • 写大国工匠精神_初中议论文作文1100字

      今年五一期间,央视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一批国宝级的顶级技工,在社会上引发了热烈的反响。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

    作文 2023年2月28日
    010
  • 有趣的春游_三年级记叙文作文400字

      今天,要去麒麟公园春游,我带着迫不及待的心情来到了麒麟公园。   我们先来到气象站,解说员告诉我们、什么是测量雨水的,什么是测冰雹的、什么是测紫外线的……六盘水的天气预报就是从…

    作文 2023年2月21日
    08
  • 九九重阳节的主持词_应用文作文1100字

      甲: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乙:亲爱的老年朋友们合:大家好!   甲: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我国传统的敬老节日—…

    作文 2023年1月4日
    026
  •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_五年级叙事作文300字

      说起喜欢这则名言的原因,那还得从一件事说起。   在三年级时,因为觉得去学校很厌烦,所以我的成绩不是很好。上课时不太注意听,结果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也答不上来。回到家也懒。做作业…

    作文 2022年11月6日
    05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