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论文的撰写_议论文作文1200字以上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高校法学本科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简介:艾尔肯?沙木沙克,法学博士,新疆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刑事法学和司法制度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216-0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司法部于2002年3月举行全国首次司法考试,确立了我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是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搭建桥梁和平台,为高校法学专业的学生赋予了机遇。当前,作为高校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一道门槛,能够顺利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并在将来从事法律职业是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的梦想和奋斗目标。与此同时,司法考试作为高难度和低通过率的新型考试,对循规蹈矩的法学本科教学工作提出挑战。十几年的实践显示,高等学校法学本科生虽然在学校接受正规的法学教育,经历过比较系统地专业学习,但在每年司法考试前,大多数考生首先在各类司法考试辅导班中经过几个月的补习、冲刺后才参加考试。因为未参加考前辅导班的学生很难通过考试,所以在法学专业学生中出现了或者奔走于学校和司法考试辅导班之间的“双学校”或者干脆放弃接受大学法学教育,而专注于辅导班的现象。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高校法学专业学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成了衡量其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学生和社会舆论中流行着“辛辛苦苦学四年,不如培训几个月”的说法。这些情况一方面表明我国的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未能达成有机统一,法学教育长期脱离法律职业化的进程和要求,法学本科生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职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证明我国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与新型的司法考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

  二、司法考试背景下高校法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司法考试之间存在矛盾

  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其特定的目标。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关于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教育界曾进行过较激烈的争论,有的认为是通识教育,有的认为是职业教育,还有的认为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结合。①但是,我国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有关政策文件中。如教育部《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中规定,法学本科毕业生应具备下列知识和能力:(1)具有尚法精神和正义观念以及刚正不阿的人品;(2)掌握法学各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3)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4)掌握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与技术;(5)了解法学理论的前沿和发展动态;(6)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7)具有运用法学理论与法律知识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8)掌握现代文献检索和网上获取信息的方法。②

  从以上目标定位所涵盖的知识和能力可看,中国的法学本科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基础,属于兼具通识教育特征的职业教育, 具体而言,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法律专业人才。从形式而言,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是非常明确和理想的,但是,从反映和体现教育目标的法学教学内容来看,现行的法学教育目标主要是追求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培养学生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为学生奠定从事理论研究或法律实务的基础。在这种法学教育中,法学教学过于理论化,教育不注重培养学生面对案例的实际操作能力,法学是仅作为一种人文知识而非一种职业的科学知识引入的,法学专业与法律职业相去甚远。从法学教育观念上来讲,在法学教育人才的培养上,没有把培养具有法律操作技能的法律实用人才作为培养的目标,而是要把学生们培养成具有进行法学研究、写作论文、发表论文能力的法学人才。因此,一些高校擅长于进行理论研究,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法学思想,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这一局面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来说是一件幸事,这种教学目标对提升法学教育层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其使学生很少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法律应用的实际运作,无法形成法律应用思维和相关应用技巧与能力。简言之,现行目标定位之下,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基本脱节、教育目标定位与司法考试价值去向之间产生矛盾。

  (二)我国现行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模式不太符合司法考试

  众所周知,法律科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问,具有独特的语言、思维方式和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法律科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法学教育中课堂讲授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就法律从业者而言,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品德和法律职业能力,都建立在雄厚的法学理论知识和职业训练基础上。在法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没有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就失去了根基。但与此同时,作为一门具有极强专业色彩的职业,法律专业要求从业者应具备相应的实践知识和技能。我国现行的法学本科课堂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也可称为通识教育,多年来承继重理论轻实务的传统,所开设的课程偏向于法学理论,不重视法律知识的具体运用。首先,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来看,大多数教师认为在课堂上需讲的是法学各学科的知识体系,法律实务问题只是个法律技能的操作问题,很容易掌握,无须在课堂上讲授,基于这样的观念,他们在课堂上主要以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为主,教学概念化、教条化和形式化的色彩过于浓厚 ,学生在接触法学教育时,往往是将法律当做一种科学知识来学习,就如同学习历史、哲学和文学一样,强调的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方法的掌握③,对司法实务知之甚少。这种教学虽然使学生拥有比较扎实的法律知识,而且学生能够在某个法学专题领域长篇大论,但却使其很难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实践中的一些简单法律问题。这一情况充分,我国现在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以法学理论知识为重,并且过于强调法律知识的传授、法学人文修养和学术精神的培养等,而对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不太重视。这样,法学教育局限在高等学校内部,有些学校认为法学教育纯粹是自己的事,与法律职业界的联系甚少。这种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将课堂讲授这一环节凝固化,课堂上理论教学过多,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运用过少,忽视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分析及处理实际法律案件和纠纷的能力的培养。相反,司法考试,从其内容看,比较注重考察考生对与司法实务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或司法解释的理解力,从考试的方式看,则比较多地考察考生对有关法条和司法解释条款的记忆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我国现行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这种不合理性与滞后性是导致其与司法考试脱节并不兼容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现行法学本科课程设计与司法考试科目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教育部确定了法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14门法学核心课程,其包括法理学、法律史、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以及国际经济法学等。这些法学核心课程涵盖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主体,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核心课程基本上能够搭建完备的法律知识体系。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范围不仅包括了这些核心课程外,还包括了与法律职业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等。从这点看,法学本科教育核心课程与司法考试科目范围基本上相吻合。然而实践中,各个学校在核心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这些选修课中很多不是本科学生所需要学习的,如外国刑法、比较行政法等完全可以取消;很多选修课和其他课程内容重复,如开设了民法总论和物权法,再单独开设担保法全无必要。这样下来,核心课程的核心地位得不到保证,其课时被大量挤占。此外,给法学本科生的课程安排顺序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法理学课程的安排。从我国各高校法学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将法理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阶段,这样,刚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不知法律为何物的情况下,就开始接触法理学,在抽象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就出现厌学情绪。这一情况说明,给法学本科生安排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难易度、学生的接受能力等。例如,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将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实践性较强,学生容易接受的课程安排在前,而法理学、法制史等理论性强、实践性特点较小的课程安排在后。从司法考试的考查内容来看,考试的大多数内容涉及到刑法、民法、刑诉法、民诉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所占分值比例也较大,而其它课程所占分值较少,有的只占一、两分,甚至有的内容多年不考。

  三、司法考试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学改革建议

  国家司法考试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其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导向作用也是必然的。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是通过引导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培养方法革新、影响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能力来实现。

  (一)应合理确定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是任何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法律职业对法学教育总是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它不仅决定了法律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而且还必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法律人才的培养过程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④在当今社会中,法律职业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学术流派、价值标准和各种制度规定在内的法律知识体系。

  就法学学科的本质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法学本科教育不仅是以知识的获取为目标,而主要是以获得法律职业专业能力为目标。从这点看,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属于种职业教育,法学本科教育应该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同样,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向法学教育转达这样的信息,即法学本科教育是应用教育,其不仅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专门的、相对抽象的知识体系和法律精神,而且要具备特定的法律职业思维、技能,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基于这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职能应该是使学生获得更多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其具备能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和素质。法学本科教育的这种职能与司法考试制度的设计目标是一致的。

  (二)优化课程设置,建构与国家司法考试相适应的法律知识体系

  国家司法考试的内容主要涉及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现行法律法规、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等方面,考试科目都是以14法学本科专业的14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并且与本科教育的重点相一致。针对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法学本科教育应该将其侧重点放在以上核心课程的教学上,尤其是其教学内容必须包含现行法律法规和法律事务的讲授,教师在上课时,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对司法考试内容涉及的核心内容进行讲授。这不仅不违反法学教育的学科属性,反而为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在法学本科课程的具体安排应适当与国家司法考试相适应。例如,先安排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等应用课程,而理论法学安排在应用法学之后。因为这三门课程中,民法、刑法决定了公、私法两种不同的法律思维模式,诉讼法奠定了程序正义的理念,这些部门法的理论本身就是法律的基础理论,很多概念、术语、原则等在其他法律中还会反复出现,学生在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之后再学法理学等理论法学,更易于理解,知识才能一步升华和贯通。此外,针对司法考试科目范围,应增加《法律职业概论》和《法律职业道德》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安排有助于学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有清楚的认识,进行职业规划,激发学习兴趣。不过,针对我国目前师资结构单一,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上这些课程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安排司法机关的资深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等到课堂来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生到大学四年级时,针对学生的考试需要,还可以给学生安排有关司法考试的专题讲座,就司法考试的内容体系,考生所具备的能力和学习方法等,给学生进行介绍,让学生正确、详细地认识司法考试。

  (三)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使其适应司法考试目的

  法律科学的本质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与活生生的司法实践紧密相连。在当今中国,法治建设迅猛发展,国家在加快各方面的立法进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因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涌现出的法律问题也日益增多。这一情况说明,法学专业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需要学习的法学知识也不断增多,有时候,学生有时候还没有学完一部法律的相关知识就出现这部法律被废止或者被大幅度修改的情况。对于即将成为法律人的人来说,要想在竞争越来越激烈、法律事务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前提不仅是要具备较高的法学理论素养,而且还要熟悉和系统地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和法律事务。传统法学本科教育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过于重视法学理论的培养,教师给学生提供的信息也仅限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这就导致法学教育的知识面过窄,信息量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法学教育的要求。国家设立司法考试制度就是为社会挑选出足以为这个社会“定争止分”的法律工作者,而不是选拔什么“哲学大师”、“思想家”等纯碎的理论工作者,这说明司法考试的内容以现行法律法规为纲,考察重点为法学基础知识和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考察范围也比较广泛和细致。针对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高校法学院系必须充分认识司法考试的性质和目的,不断地改革其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内容与司法考试的目的适当相符合。就法学专业教师而言,衡量其课堂教学水平高低时,不仅要看其是否重视采用最新版的教科书,而且还要看其能否将国家颁布的新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法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来。具体而言,法学专业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了解与司法考试相关的信息,并在上课时,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将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其中,案例教学有益于学生法律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基础理论课程之后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案例讨论课应当涵盖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领域,具体做法上,教师首先应给学生提供案例让其课后研读,然后在课堂上讨论分析。通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双向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增强由事实推论法律的能力。 (四)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制度进行合理改进,使其与司法考试适当相适应

  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进行改革的重点就是使其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要求与目标相符合,实现法学本科专业考试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合理对接。当前,我国司法考试的低通过率一方面反映出高校法学本科毕业生对司法考试试题的不适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对学生训练程度的不够,考试难度也较低,学生容易过关。从当前我国各高校法学院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并未实行严格的教考分开制度,一般情况下,到期末时,任课教师自己出题,自己评卷。在有的学校,学生的考试通过率作为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来看待,因此,有的任课老师为了考虑到自己的教学效果达标,其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学生只须在临考前背笔记就能够通过考试,甚至平时听课不认真的学生也能通过考前突击背笔记顺利过关,这样,几年下来,学生只要通过学校要求的所有课程考试,就可以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作为我国目前难度较高的职业考试,其要求考生对法学各科基本知识的掌握要广博,为此,考生必须根据指定的大纲、教材和参考书,全面而详尽地备考,对于指定大纲的任何知识点,都不能抱有丝毫侥幸心理。在此种情形下,高校法学院系如果仍然沿袭陈旧的考试模式,其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司法考试成绩。基于这点,笔者建议,各高校必须对现行法学本科专业考试制度进行合理改进,在适当提高考试难度的同时,应突出试卷的分析性、灵活性和应用性特点,应切实落实教考分开制度,要严格把握学生的及格率,从而使本科期末考试制度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相接轨,使其成为司法考试的演练题。

  (五)加强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既懂法学理论,又通法律实务的教师队伍

  就高校学生而言,教师所具备的修养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所培养的学生的素质。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法学院系普遍存在着教师队伍封闭化,很少参与司法实务,缺乏实践经验的情况,这一情况不仅导致了法学教师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之间的严重脱节,而且还影响了其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还影响了学生的司法考试成绩。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职业考试,其不仅考察考生是否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还重点考察考生对法律的实际运用能力,司法考试的这一特点要求高校法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法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基于这点,有必要造就一支既拥有扎实的法学理论修养, 又具备较高的法律职业基本素质和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队伍,进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这些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耳濡目染,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法律题和积极应对司法考试的能力。为此,各高校有必要在学校和各级司法机关之间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知识沟通机制。比如,应支持和鼓励法学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在外面从事兼职律师、公司企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在司法机关担任人民陪审员等。此外,还可以从司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聘请优秀的法律职业人员到高校法学院系来开展授课或专题讲座等活动。

  注释:

  ①牟文义,田建强.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版.第26页.

  ②邓建鹏.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实践能力及实现途径.当代法学.2012(6).

  ③霍宪丹.建构和完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环节―――论司法考试制度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法学评论. 2002(4).

  ④刘耀彬.高等法学教育的方向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本科评估支撑材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图文)

  论文导读:使用ASP.NET技术实现本科评估支撑材料管理系统,本系统为教师提供了在线支撑材料查询、留言等,为管理员提供在线添加、删除和更新支撑材料信息等功能。

  关键词:ASP.NET本科评估,支撑材料

  1总体功能与结构设计

  1.1 ASP.NET技术

  ASP.NET是一种基于Web服务器的开发脚本语言环境.利用它可以开发出动态、交互、高性能的Web服务器运用程序,能够实现日B/S模式的管理和应用,在ASP.NET环境下开发的应用程序驻留在服务器端,当客户端通过浏览器IE访问Web服务器,服务器根据ASP.NET应用程序指令访问数据库,将查询到的数据返回给客户端。ASP.NET有运行效率高、实现功能强、开发速度快和很好的维护性的优点。科技论文。

  1.2开发与运行环境

  平台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架构;系统基于ASP.NET技术开发,用户使用浏览器就可以进行使用和管理的有关操作;系统支持PC & SUN服务器,支持 Win2003Server & RedHat Linux Advance Serve操作系统;数据库使用SQLServer 2000;系统采用采用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支持SSL传输协议,可以实现链路层的加密传输。

  1.3总体功能与结构

  支撑材料查询系统提供了在线支撑材料查询,在线添加、修改、删除,支撑材料存放位置管理等功能。科技论文。(1)在线查询功能:浏览者在查询界面下可以通过输人要查找的支撑材料的名称、所属类别、所属序号或支撑材料的登记号等关键字,跟数据库中的内容进行模糊查找,找到需要查看的支撑材料相关信息。(2)后台支撑材料管理功能:管理员可以通过登陆验证进入管理界面,对支撑材料进行在线管理,而不用直接修改数据库。支撑材料查询系统结构图如下:

  2查询功能

  Command对象的功能主要是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查询,一般情况下,请求采用标准的SQL语句表示。科技论文。先把欲请求的SQL字符串指定到Command对象内的CommandText属性;接着执行数据库查询的动作Excute,在数据库服务器响应后,该响应的数据结果立即存储在Recordset对象中供用户使用。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列出主要字段,见下表

  数据字段  数据类型  长度(字节)  说明    ID  数字  16  支撑材料编号    支撑材料名  文本  100  文本    支撑材料简介  文本  300  文本    材料存放位置  文本  40  文本

  2.1表示层:

  Index.asp(ASP页面,下同),设计表单供浏览者输人要查找的支撑材料名称、编号或所属序号。

  2.2连接层:

  Lj.asp使用Connection对象进行数据连接。

  DataFile= Server.Mappath(支撑材料库”mdb” )

  Conn=Serves. 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

  Lj. Open Drive ={Microsoft AccessDriver(*.mdb)}; dpq=&DataFile

  2.3处理层:

  Search.asp利用SQL语句对支撑材料库进行模糊查询SQL= ” Select * From支撑材料 Where((支撑材料名Like ‘ %&KeyWord&” % ‘ )or(所属类别Like’%”&KeyWord&”%’)or (ID Like’&KeyWord&”%’))”, KeyWord指用户输人要查询的内容。使用While循环对数据进行输出。

  3管理功能

  3.1身份验证

  使用Name与Pass对用户在登陆表单内的用户名与密码进行验证,通过验证利用Session(“Book”)变量对管理员进行记录。

  <%Name= Lease (Cstr(Request( "Name")) )

  Pass= Lcase(Cstr(Request(“Pass” )))

  Sql=”Select * from Admin where

  (Admin Name=”’&Name&”‘ and

  Admin Pass=”’&Pass&”’)”

  Set

  Rs=Server. Create0bject(“ADODB. Recordset” )

  Rs.open Sql, Conn,1, 2

  if rs. eof then

  response. write“您不是管理员!”

  Response. end

  End if

  Session(“ Book “)=Name

  Response. redirect(” Index. asp”)

  Response. end %>

  3.2添加、修改与删除数据

  这是对支撑材料库操作的核心部分,分别用到了Reoordset对象的Addnew(添加记录),Update(修改记录)、Delete(删除记录)方法。

  3.2.1 Addnew方法

  Rs.addnew

  Rs(“支撑材料编号”)=Request(” ID”)

  Rs(“支撑材料名”)=Request(“Name” ) Rs. update

  3.2.2 Update方法

  Rs(“支撑材料编号”)=Request(“ID”)

  Rs(“支撑材料名”)二Request(“Name”Rs. update

  3.2.3 Delete方法

  id =Request. QueryString(“ID” )

  conn. execute Delete * From支撑材料库Where支撑材料编号= &id

  4留言功能

  访问者可以通过留言板把自己的一些意见或建议直接告诉支撑材料管理员,这对管理员对查询功能的完善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开发的本科评估支撑材料管理系统既可以在学校的层面上使用,实现对全校的支撑材料进行快速的模糊查询,又能在各个部门和院系使用,管理本部门和院系的支撑材料数据,并且充分考虑能与评估院校现有各种管理系统相互兼容,既能满足评估院校需求,减轻相关人员工作量,又能促进评估院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密,但旺.浅谈文献检索课网络化教学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02.

  [2] JohnKauffman.ASP.NET数据库入门经典—VB.NET编程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王珊,陈红.数据库系统原理与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图书馆工作有效性分析

  2014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演讲中谈到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现代职业教育时透露,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余所地方本科高校将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和职业教育转型。一所普本院校要转做应用技术型,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必须与社会需求同步,要具备双师型教师,同时相关学科具有实训、实习条件。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必须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必须根据其功能定位,在采编、流通、阅览、技术咨询等环节提高工作效益。

  1.应用型地方本高校图书馆的基本功能

  1.1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地方高校大多处在二三线城市,由于地域和经济条件限制很难引进满意的专业技术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引进的往往都是刚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这些教师往往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能力较薄弱,必须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由于师资紧张,不可能让青年教师长时间到行业企业实习实践,全面熟悉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只能利用高校图书馆向教师提供定制服务,通过纸质、网络或其他电子型载体向教师及时传播学科的发展、变化等动态信息,促进教师掌握最为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教学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丰富他们的教学内容,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地方高校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通过在图书馆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课堂以外而专业岗位所需的各项技术技能,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纸质、电子资源,完成各项课程设计、专项设计和毕业设计。这类学生具有较强学习能力、职业意识和区域意识,是地方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

  1.2服务于科学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一个关键词是“地方”,第二个是“应用”,这就要求这类高校教师的研究方向,应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等发展特性作为最重要、最独特的资源,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具体发展要求,把握区域需要,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自己的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高地,有大量研究当地历史、地理、文化、文学、旅游、社会生活及人物著作和传记等各种极具区域特色的研究文献;具有服务于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功能。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应主动到学校发规处、科研处和地方科委,了解学校和地方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和科学研究现状与规划。

  1.3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高校有必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采取全方位服务的措施,提高服务的有效性,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神圣而不可推卸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自身办学目标的最高价值追求。地方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馆藏,是区域文化高地。要根据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读者的需求,加大对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播的力度,既要为教学、科研服务,又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应建立与当地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关系,采用举办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会和计算机检索知识和计算机检索培训班等形式,帮助校外读者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知识与技能。高校图书馆应更新观念,承担起公共图书馆的部分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应用型地方本高校图书馆的有效性研究

  2.1提高采编环节的有效性

  严格按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由二级院系根据院系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填写图书购置计划申报书,申请书应详细阐述购置书目对学院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学生能力提高等各方面的重要性。然后由图书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论证,根据学校整体发展思路,择优选择本馆所需购置书刊。在购置图书资料时不仅要购买专业理论知识的图书资料,还要购买一些能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管理与安全要求、一些行业规范,甚至可以购买一些专业技术技能的操作、演示类、实训实做类的模型库、素材库、影像。鼓励青年教师按教学和科研需要购买图书资料,简化青年教师及研究生自行购买图书审批手续。做好图书资料的分类工作,对于交叉学科类的图书资料分类、机读目录格式的著录应认真推敲;部分重点书目应做好分类统计及新书报道;便于读者检索和借阅。

  2.2提高流通、阅览环节的有效性

  2.2.1合理安排的开馆时间。

  地方高校图书馆要达到“一切为了读者”的工作要求,在工作时间上与读者到馆的时间一致,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高校的读者生活和学习比较有规律,进馆时间通常是早8点到晚10点且对校外读者而言,因为工作原因,周末、节假日才有空余时间进馆借阅图书资料,所以图书馆理论的工作时间应为早8点到晚时点10点,且周末节假日应照常开馆。显然这种做法对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的要求太高,且不利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地方高校图书馆无法做到。可以根据各书库的实际情况,做好统计工作;对部分确实需要开放14个小时的书库,必须全时段全天候开放,但在8小时工作时以外的时间,可以适当减少工作人员数量,或者在院系师生读者中聘请部分兼职管理员。

  2.2.2扩大读者对象,简化各项流程。

  应用型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于本校师生员工的同时,还应该承担起区域公共图书馆的部分功能,与地方单位共建,实现资源互联互通,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直接向社会开放。面向所有的读者,无校内外限制,无身份限制,只要是利用本馆资源,就要做到来者不拒,并为其提供最好的服务。提高为读者服务质量,在图书借阅与归还时,应认真仔细;即便是在流通的高峰期,也要态度和蔼、耐心操作。在读者资格认定、挂失与解挂、遗失与赔偿等环节简化各项流程,可设立代办员,使读者尽快办结。 2.2.3扩大开架范围。

  理论上凡是有书的地方都对读者开放,实现人书直接见面,读者有权任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书资料。根据书库的功能和作用,采取借书、阅览、咨询、检索一体化,在同一个部位,既可开架借书,又可阅览,更可接待检索咨询。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极大地方便读者。实际上地方高校的图书馆,由于害怕麻烦、怕丢失、怕破损、怕乱架等一些因素,开价书库往往仅局限于阅览室;对于基藏书库、外借书库基本都是闭架管理;对于特色书库往往是封闭管理,仅对本校教师教学科研。地方高校的各库,应加强孤本、善本等珍贵、特色纸质馆藏的影印、数字化工作;便于保护和开架借阅。

  2.2.4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

  个性化服务,强调的是服务的主动性,对服务对象体现差异性,服务方式的灵活性,等等。个性化服务的工作重心由常规业务操作转变为满足读者需求的定制服务,重视读者权力,而不是单纯地理解和适应用户需求。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为读者提供全文信息浏览、数据库下载、信息传送和咨询、检索等服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分类、加工、组织、整理文献方面的专长,收集和筛选出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使读者方便、快捷地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图书馆员有图书馆知识、学科知识、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及知识产权和商业方面的知识,他们能借助网络通讯等现代技术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也可以高效地满足不同用户的特定需求,为用户提供针对性、实用性的专业服务。

  2.3做好信息咨询服务

  对于一般的方法咨询,比如挂失什么办?哪类图书在什么地方收藏?哪位作者的书应该怎么检索?等等,图书馆每位工作人员都应充分发挥熟悉馆藏,熟悉检索工具的优势,给读者检索方法的辅导和帮助。针对学校及地方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国内联机检索、国际联机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必要的手工检索及网络信息资源站点检索等,安排有专业背景的工作人员为提供专题性或者情报性咨询。通常图书馆应设置咨询相关部门,或者在图书馆页面显著位置留有界面,用于用户事实型和知识性查询。

  3.结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第一个关键字是“地方”,第二个是“应用”,这就要求这类高校教师的研究方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等发展特性作为最重要、最独特的资源,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具体发展要求,把握区域需要,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创建自己的应用型学科,开展应用型研究。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必须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在服务于学校教学水平提高、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同时,还必须主动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规划。要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提高采编环节的有效性,严格按照二级院系根据院系学科、专业发展规划购买图书资料;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起区域公共图书馆的部分功能,面向校内外读者服务,扩大开架范围,延长开馆时间,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并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工作。

  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摘要:通过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的探讨,提出适合民办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方式,即生本教育观。并结合西安欧亚学院学生实际提出了生本教育的具体做法,分析了贯彻生本教育观的课堂教学方式1年多来所取得效果,旨在探寻一条不同以往教学方式的有特色的民办院校人才培养路子。

  关键词:教学方式;生本教育;民办高校

  教学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指教师在要求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包括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 。对于课堂教学方式的研究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的焦点,作为民办院校的一名一线教师,我和我们的课题组历时1年时间对西安欧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人才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一、课堂教学方式研究的意义

  首先,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进行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其活动形式主要是大脑机械记忆的活动。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以个体学习为主,相互竞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缺乏群体的合作性,学习无兴趣、无动力,互不关心,不会交往,自我封闭等等,影响了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地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学习有自身的特点。(1)广博性。进入大学后,大学生普遍觉得知识浩瀚如海,他们渴望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2)专精性。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特征的社会活动,围绕着如何使大学生尽快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而进行。(3)自主性。大学生的学习虽然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但是不像中学生那样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是有相当大的自主性。大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就决定了大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计划能力。(4)创新性。创新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书本结论之外新观点的寻求和钻研。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具备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

  最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国际贸易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毕业后能在外贸公司、跨国公司及各类企业的相关部门,从事进出口业务、外贸业务管理、市场推广和营销策划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今后的工作环境除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二、生本教育的方法

  鉴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弊端、大学生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应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我们提出了生本教育观。具体来说就是在课堂上运用各种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而设计好具体环节,把教转化为学,以学定教,最大化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先做后学,先学后教

  此法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预学、尝试练习等途径,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内、外部联系产生直觉地、感性地、综合地认识或疑惑,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达到对知识感悟深刻、易于内化、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如“国际商务英语口语”课的教学,在课前先给学生设置一些商务情景,学生在课下准备。在课堂上采取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讨论,通过学生讲解、角色表演、作业互改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提高英语会话水平[ 1 ] 。为了避免学生准备不充分、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还可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讨论。例如,在《公司及产品介绍》一章中,教师先讲授一些常用句型、接待礼仪等理论,然后,通过幻灯片给出一条英语新闻———2008年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配额增加,并补充过去欧盟对中国贸易出口政策。学生通读后,给出讨论话题, Do the trade between EUand China’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s have a p ros2perous future? (中国与欧盟外贸公司之间的贸易有好的前景吗?) ,用20min时间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老师讲授,结合课本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至少一个理由。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各组中进行引导及答疑。最后每组找1~2位同学将各组观点陈述,教师对其发音、观点等给予纠正和点评。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陈述自己的观点,给学生做出示范。这样,在课堂上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多,学生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其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尝试解决—师生合作—引导学生小结。又如“外贸单证”课的教学,教师利用外贸单证系统,给学生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制作单证的理论知识在模拟机上检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单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当场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真正掌握了外贸制单的技能,为成功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 。

  教研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加强实践性教学,比如:在教授“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时,授课教师与西安海关联系,安排学生去西安海关观摩,并邀请西安海关报关科科长就报关程序和海关法规等知识进行专题辅导。活动过后让学生对此次活动进行小结,并就学生认为的实践和理论脱节的部分进行讨论,以增学生生的操作能力。

  (二)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方式,各组之间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学生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个人解决;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合作解决;学生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合作解决。教师起着启发、引导、帮助的作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思维互启,创新灵感增强。

  (三)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学生自学得到的知识是无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1)确定学习目标、科学安排时间。(2)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3)组织课外学生学习互助组, 如“一帮一”等。

  三、结果分析

  开展“生本教育下教学方式研究”1年余,体会如下:

  (一)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实践表明:实施生本教育下的学生普遍要求老师继续举行生本教学,要求教师多布置任务。

  (二)学生从苦学转变到乐学

  传统的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睡觉也多。由于生本教育体现了为学生为本而设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学生在学习上自主,所以,他们学习的热情高、主动性强,创新意识强,维特别活跃,学习效率高。他们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乐于学习。他们欢迎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分组讨论在课堂上的使用。

  (三)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

  传统教育以教为主,强调学生接受知识,视学生为容器,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记忆,忽视创新。生本教育不是教师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运用源流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知识去探究、去品味、去熏陶、去感悟,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生本教育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学习天性,创设了自由空间,学生创新灵感较强、生命自身提升。

  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回归了生命本体,把教育和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尊重了学生的天性,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实践证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学生,普遍达到我要学的境界。生本教育树立了“谁的事,谁来做”理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理解知识层次深、感悟大,学习成绩普遍得到提高,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了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论文网]

  参考文献:

  [ 1 ]王 佩.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 R ]. 西安: ,西安欧亚学院国贸教研室, 2008.

  [ 2 ]马义玲. 高职“外贸单证”教学改革思路[R ]. 西安:西安欧亚学院国贸教研室, 2008.

  本科口译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44―02

  1前言

  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世界各文化区域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口译作为一项重要的跨文化交流行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口译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等院校作为翻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除了翻译硕士研究生和翻译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大批的口译人才外,各院校外语本科专业对口译人才的培养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自从2000年5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口译课列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以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在本科外语专业中开设了口译课。但由于本科口译教学起步较晚,其只是作为英语语言课程教学的一部分,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加上课时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口译教师缺乏专业培训,不能因材施教,以致本科口译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翻译培养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有必要对大学本科口译课教学进行认真的思考定位,根据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结合口译的社会需求和本科学生的语言学习现状,对大学本科口译课进行合理定位,制定出符合口译技能训练自然规律的比较现实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

  2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

  口译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其主要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进而达到完整并即时传递与交流信息的目的。口译具有现时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口译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发言者和听者,同时又要像一个讲话者一样去完成口译工作。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必须调动自己的全部语言和知识资源,运用各种技巧,充分利用讲话人已提供的信息,诸如语气、语调、表情、手势等各种非语言信息,不断对讲话人的思想和情感做出判断。因而,口译过程是一个多任务处理的过程,需译员一心多用,这一过程是以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为核心的,包括对译入译出语及其言外知识的理解和重构,以及跨文化和语篇的分析。蔡小红教授在“以跨学科的视野拓展口译研究”一文中对口译的过程作出如下结论:口译不是从原语到译语的译码,而是接收原语后必须经过信息概念的转化,才能以译语表达原语的意思。口译的模式由三大块组成,左边是原语输入,右边是译语输出,中间连接左右两边的是信息概念的转换。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决定了口译教学不同于笔译教学,口译教学必须遵循这些特点。

  3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目标

  2004年,鲍川运教授在“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一文中指出“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的手段,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做出贡献,作为一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也可以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同时,2009年刘和平教授在“论本科翻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本科翻译教学应以翻译思维训练为主,以文本题材为辅、以技能训练和语言提高为双重教学目标、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课堂教学为指导、课后练习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本科口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为社会和翻译硕士培训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这些都为本科口译教学指明了方向。

  由于大学本科口译课一般是在外语专业高年级开设,虽经过两、三年的外语专业学习,但大多数学生语言能力仍然不太扎实,主题知识相对比较缺乏。结合前述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本科口译课应定位为口译入门课,其进行的口译培训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口译培训,而仅能称其为职业口译入门培训。本科口译课教学基本上还是语言与口译教学相结合,本阶段要完成口译职业技能入门培训和语言提高双重教学任务。因此,本科口译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引导学生认知口译职业内涵、熟悉口译流程,利用学生已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以帮助他们学习掌握双语智机能转换的技能,为学生服务社会和继续接受职业化口译训练奠定基础。同时考虑到口译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所培养目标也应是具有层次性,就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看,笔者认为本科口译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交替传译的基本能力,应着眼于会议口译以外的其他类别,重点培养大量从事日常翻译工作的人才,诸如从事生活、陪同口译、涉外导游以及外事接待、外贸业务洽谈等工作。通过本科外语专业口译课教学培养初级联络型口译人才,这不但可以帮助解决目前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同时也可满足市场基础层次的口译需求,缓解当前社会低层次口译人才短缺的现象。

  4本科口译课教学原则

  结合口译的特点和认知过程,以及本科口译课教学的课程目标,本科口译课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4.1技能性原则

  大学本科口译课程作为口译的专业入门课,是学生学习认知口译过程的开始,是口译技能培养的开端,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学会口译训练的原理和方法。口译与笔译不同,具有其鲜明的行业特点。因此本科口译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专题材料的训练为次。教师向学生讲授口译的基本理论、口译的策略和技巧,如:意义听辨、记忆技巧、口译笔记技巧、语言转换、公共演说技巧、发声、跟读、复述、综述技巧、数字传译技巧、跨文化交际、如何分散注意力做到一心多用、如何进行译前准备及应急策略等。同时让学生对口译进行尝试,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口译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口译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打破固有的语言理解模式,即偏重于语言表层结构的固定的语法理解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突破语言表层结构、抓住深层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从意义结构上着手去断句、理解、翻译,打破语法思维习惯,建立意义思维的习惯。以技能为主线开展口译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技能选择话题范围、材料难度和任务场景。 4.2实践性原则

  “口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训练方法应以实践为主”。“口译训练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向程序性、自动化阶段转换的过程。口译能力发展的进程中,语言知识的提高要经历这样的过程,口译技能的获取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知识和技巧达到自动化和程序化的程度,对译员的注意力的需求自然下降,译员便可腾出更多的精力,处理更为高级更为复杂的程序。而实现自动化和程序化则需要时间和大量的练习”。“本科学生与翻译硕士不同,口译课只是众多外语课中的一门课,功课压力较大,课外不可能拿出太多的时间练习口译,因此课堂学习便成为重要的练习机会。应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机会,以实践为主。口译课有理论的成分,但更要要的是实践部分”。以上各位专家的观点都强调了口译实践的重要性。口译作为一种应用性技能,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才能达到逻辑严密、脱口而出的效果。口译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传授口译技巧,更应该给学生创造、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营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口译演练,使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增强口译技能意识,掌握口译技能。

  5对口译教师的建议

  口译课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较高。除了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双语表达能力、翻译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外,教师还应该深刻了解口译的特点和认知模式,熟悉各种形式的教法,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口译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1教学材料的选择

  口译材料的选用应为教学目的服务,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兼顾各类口译题材的训练。选材时应注意口译材料内容应是一般性的,考虑到这一教学时段学生的语言能力,材料不应过于专业化和技术化,以至于将口译实践课变成专业知识课或专业词汇课,打击学生进行口译实践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大致分为两种:即以情景专题为纲目编写的教材和以口译技能技巧教授为纲目编写的教材。前者虽有利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某一特定话题领域,积累词汇,但其对理论技巧的讲述却较为分散、凌乱。后者虽对口译理论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讲授,但其内容却略显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接受度。鉴于国内口译教材这种情况,教学中口译教师一般不应全部按教材来组织教学,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取适合学生水平、适合教学目标的材料。口译教师应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大事、热点新闻、各种记者招待会、各类报刊等,搜集相关材料为课堂所用。善于利用各种鲜活的语音、文字材料,模拟各种场景,营造口译情景,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口译实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口译课堂的教学效果。

  5.2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口译教学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关注社会热点,发掘最新的音像和文字材料。通过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文字、声音、图像和网络信息等,模拟各种情景,营造现场感,增强教学的拟真性,使口译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口译教师应尽可能多的参加各种口译实践活动,积累经验,课堂上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进行现场的模拟、讲解与呈现,使学生领悟口译的过程。除了授课教师外,还可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译员以及各界专家前来讲座,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给学生提供口译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日后进入社会从事真正的口译打下基础。

  6结语

  口译课作为大学本科语言专业的必修课,对翻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与笔译和口语教学不同,口译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在翻译培养日趋职业化的今天,本科口译教学应结合口译的特点和口译市场需求,立足现状,进行合理的定位,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于此同时,从事本科口译教学的教师也应积极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合理选取教学材料,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提高口译课的教学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认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 抓好本科教学,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时代背景

  当前,迎评促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迎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高等学校纷纷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挖掘本校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力争达到迎评促建的目的。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高等教育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提出“科技立国”、“教育立国”的基本国策,从而把高等教育推向了国际竞争的最前沿,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技术人才赢得全球竞争的优势。与此相适应,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各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强弱。说明了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推动教育教学创新,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须紧紧依赖于加强高校质量体系和评估制度的建设 。

  我国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之后,该《决定》第一次使用了“高等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一词。它不仅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开始的标志,而且是高等教育管理由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中统一领导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管理转变的开始。1986年,国家“七五”计划中强调加强教育立法,逐步建立系统的学校评估和监督制度。1990年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也为高等学校工作评估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

  二. 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

  教学评估本着 ”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的方针,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高度权威性:专家组受教育部委托。第二,具有基础性: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本科教学是一切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第三,具有社会影响性:公布评估结果,对于学校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第四,具有综合性:名义是教学评估,实质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能力的综合评估。目的是通过评估促使学校自觉地按照教育规律不断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我国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于高等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中心地位必须切实加强,不能削弱。

  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各类高等学校都必须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质量建设,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的工作日程,切实增加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确保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三.教学水平评估可以不断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是高等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经常性监督的必要手段

  扩招实行以来,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是在不断提高,但是一部分学校还是存在师资队伍的不足,教学条件的全面紧张,包括教育方面的经费长期投入不足,教育质量还存在潜在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计划5年内,对全国高校进行全面质量评估检查,大面积推动高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新的评估体系对高校教学硬件和教育水平进行了严格要求,增加了控制规模和质量的师生比、就业考查、生源情况和校园网建设等多项内容,并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环节做为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还对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等软件环节的建设也提出了指标要求。

  因此,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具有关键作用。也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不断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评估,这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检查,也是大多数高等院校建校以来第一次接受国家权威性的教学评估,评估结果将由教育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这与每一个师生员工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其重要性和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

  四.抓住教学水平评估的难得机遇,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使本科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

  教学评估工作是学校建设发展史上的一次难得机遇。其一.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由于评估工作的推动,学校和其上级部门必然要努力增加学校的经费投入,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其二. 评估决定着学校的前途和命运,”校兴我荣、校衰我辱”,抓住迎评工作这个机遇,学校的各部门以及全体教师员工都来关心学校的建设,关心教学,就能把学校整体带上一个新台阶。 其三. 学校的教学秩序是靠制度来保障的。评估可以促进学校加强制度建设,整顿教学秩序,规范教学活动。 其四. 有了评估指标体系,学校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特色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就有了方向,就可以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为了做好教学评估工作,必须通过扎实细致的评估工作,?全力以赴力争达到教育部评估“优秀”标准,使本科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水平和学校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成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069-02

  国务院2010年6月6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人才作出了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随着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的落实与发展,本科人才已逐步在中国普及。近些年来,国际高教界逐渐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国内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也开始重视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与传统研究型本科的不同,主要在于二者的定位与培养方式不同。应用型本科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研究型本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在现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我们需要具备顶尖科研能力的研究型人才,但我们同时也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现有各行业应用型人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应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高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范围的规划与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式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培养出的本科人才的质量与素质,因此对培养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策略进行讲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模块、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和环节,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例。除主要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外,应设有一定数量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设置中应有体现出专业特色的部分。每项课程设置都应具有针对性,保证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

  二、有助于提高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

  首先,根据学生数量和班级情况,实施班组互补模式。如全班学生以5人或7人为单位分为若干小组,实行“双导师制”。即由一名校内专业教师和一名校外导师专门指导,校内专业教师以班为单位教学,以保证课程基本内容的讲授,校外导师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职业规划提供辅助教学材料,开展交互式教学,不同的小组可以有不同的辅助教学材料,使主课堂与辅课堂互相补充。同时,每个小组可以有

  不同的考核方式。

  其次,根据学生实践实习需要,实施校企联合模式。实践教学分为非正式岗位实践与正式岗位实践两大类。非正式岗位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与企业联合的“多层次”教学:一是根据企业提供的业务资料,分小组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由企业指导教师点评、修改。二是定期在企业聘请经验丰富业务人员在班级进行实践指导,提供鲜活的案例分析,强化教学针对性。三是学生小组之间就业务模拟、案例分析进行内容和角色互换,由学生互相点评,培养批判性思维。

  三、树立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的人才培养观

  树立“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是当前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根本。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可以通过开设人文素养类课程,如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中华文明与外国文化类、跨学科领域类、高新技术类公共关系学、艺术鉴赏等,根据学生根据个人基础、知识结构、兴趣方向等自主确定人文素养培养重点和方向,达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钻研、全面发展的目的。使通识课程设置范围及内容有涵盖。

  四、推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传统式教学为基础,应用多媒体课件、幻灯及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授课,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具体化和趣味性等。加强课程建设和先进教学技术的应用,积极鼓励教师制作适于专业特色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授课,并倡导教师开展网络教学和网络辅导及答疑。

  探索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科学研究的教学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改革。通过开展自主学习与研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求实创新、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环节强调理论性、前瞻性,案例点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课堂外采用专题讲座模式、问题探究模式、自主探究模式、课题参与模式等,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

  五、建立评价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

  首先,按照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身心素质进行客观评价;其次,与用人单位协作,由用人单位拟定对毕业生的考核细则,分别对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每项都可划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四个等级来进行评价;第三,通过拟定调查问卷等调研方式,通过对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的走访座谈和调查问卷,来了解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意愿以及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目前中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和培养策略的研究能够更加完善当前的教育体系,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对建设人才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民办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管理类学科领域里是属于比较专业的基础学科,在各大高等院校也是普遍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但由于我们市场营销学的起步比较晚,导致其本身的发展还并没有完善,至今仍没有形成全国普遍认可的基础教学模式。目前,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实践的现状

  1.实践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实际案例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

  虽然实践教学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但是由于教师能很容易的寻找案例素材,简单易操作等多个特点是大多数教师实践教学的首要选择。在课程设计上,大多数教师经常会选取经验介绍类或技巧集锦类的实际案例,发生的背景大多都是欧美企业和欧美市场的相关案例,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发展程度、国民的文化素质等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能做到真正理解这类案例的难度就相对比较大,所学经验也不完全适用于我们中国的各种企业。在现实中,我们高等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很多是在中国内地的一些中小企业进行工作,而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学到在我国的中小企业里开展营销工作有什么具体要求、有什么特点,如何开展适合我国本土的营销方式,这些都严重阻碍市场营销教育的良性发展。

  2.考试方式比较单一,闭卷理论考试是考试的主要方式

  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安排合理的考试方式不仅可以考核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而且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和督促的作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多数延续传统的考试方式,传统的考试多均采用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做法,即所谓的“一卷定乾坤”。试卷内容一般包括概念分析、简答题型、综合案例分析等内容,大多数是课本上的照抄理论。考试形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考前老师会划定大概的复习范围,而这些范围也就基本涵盖了最后的试卷题型,学生只要靠死记硬背,即使对某些概念、原理一知半解,就可以考取高分。由于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对具体的运用并没有了解到位,所以这样的闭卷考试很难考核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也就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3.专业型教师比较缺乏,实践教学水平偏低

  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必然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营销学、经济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更应该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的实战经验,比如可以聘请大型公司里具有丰富经验的营销经理来给学生们授课,毕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在现实环境里所学到的知识有很大的差距。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市场营销学专业许多教师都是硕士,甚至是名牌本科毕业后直接走上三尺讲台,理论功底也是照搬课本,并没有属于自身真正的理论创新,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和案例都来源于教材,甚至所选取的案例也是从多年前的参考资料中选取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传授的知识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潮流不一致,也就很难满足社会对学生的各种要求。

  三、市场营销学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1.完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收集典型案例,案例的选择要与当前的教学需要相吻合。二是创造良好的案例讨论环境,鼓励学生多参与。三是要注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四是教师做好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所学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作为民办本科院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要积极引进“创业之星”软件、“ERP 模拟经营沙盘”、“因纳特”软件,这些软件和沙盘的引进和使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如何进行市场营销运作以及市场营销过程中所能涵盖的具体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考试方式

  考试方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实践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第二,理论考试要以基础知识为重点,因此,理论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的考核方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第三,实践考试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实践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开卷、口试、上机操作等方式。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考试方式改革,学生们可以很好的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加强专业型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型的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理论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熟悉经济管理的实际运作并同企业界经常保持广泛深入的接触和良好的关系。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必须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在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的同时,还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产学研结合的基地实际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151-02

  目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兴起,对于网站建设知识及技能熟练掌握的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大,因此,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也在积极展开和寻求新的发展,为了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网站建设》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是十分适用的,它企在培养以网站的方案设计、网站设计与开发、网站调试与维护等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为目标的专业人员。本文中,就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探讨”为话题来进行浅谈,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来进行探究和分析,为此而做出一份贡献之力。

  1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网站建设》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们的主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意识,强化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技能,与学生们的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来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使得学生们可以在走向社会之后直接胜任自己所面对的实际工作和岗位需求。

  但是,目前的《网站建设》课程在应用本科院校中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和弊端,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和此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缺乏必要的实践环节来加强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们今后的工作的。在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对于《网站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的封闭考卷的形式来对学生们进行考核,即:期末总成绩就是期末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累加,而期末笔试成绩占到了总成绩的70%到80%。可见,学生们只要花费大量时间去背诵网站设计的一些基本概念、操作步骤等理论知识就可以拿到高分,而需要实际的操作训练和练习,使得他们的学习成为纯理论性的学习,失去了这门课程学习的意义,也达不到其学习目标的实现。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水平,使得学生们通过上机操作和实际应用训练等;爱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2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中问题的应对之策

  笔者根据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和体会并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如下的有关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的建议:

  第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要改革教学方法等,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积极互动以及相互交流的关系。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而《网站建设》课程中的一些程序内容的知识往往会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到枯燥和难度偏大,这就导致了“教师不爱教和教不好而学生们学无味和学不会”的现象,使得教学活动难以展开,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怎样使得这门课程变得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趣味性就成为了教学中的关键性环节,而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就显得分外重要了。这些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案例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于课程之中的一些具有难度的知识除了要采用传统讲授式方法,还需要案例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辅助。例如,在我们进行有关“Dreamweaver表格”内容讲解时,教师首先使用传统的讲授法来就“表格如何插入以及如何应用”,此时,教师讲授的是理论知识,学生们就会感到没有什么兴趣去学习。那么,此时的案例式教学就可以辅助我们的教学,使得学们可以带着兴趣去学习,例如将一个漂亮的网页给他们进行展示,然后告诉学生们今天的教学内容就是完成这样的例子,再通过这样的例子的讲解进行知识点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们可以获得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学习效果。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将讲授法与案例法进行取长补短式的结合,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最大化的激发,不但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转化为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还可以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不断的比较,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2)实践操作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的形式来获取知识的应用和体会。由于《网站建设》这门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如果教师们只是讲授和讲解,难么,学生们永远只是在记笔记而没有实际的操作,其结果就是当时懂了而过后又会遗忘或是不明白。所以,这门课程最好要结合在机房中实践操作来进行,使得学生们与教师在机房中可以互动,教师们通过控制学生机等方法来进行展示和操作教学,即:教师演示完一遍以后让学生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面进行实际操作,然后教师当场检查学生们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解决,使得这些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解决。(3)项目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方法的目的是使得学生们在学习活动中成为主体,而教师们的作用只是引导和监督,这样就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和易于交流。具体操作方法就是,教师可以在定期的知识讲解之后安排一定的课时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网站的建设,这个项目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学生们感受到学习中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同时可以检查他们在学习中的学习效果以及出现的问题并给与及时的纠正和指导。例如,教师们可以让他们进行诸如个人主页或者班级主页项目式的操作,要求他们每个人的网站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较为完善的内容,并让学生们通过网页上进行一些健康内容的上传并且进行自我日常维护,诸如更新网站的页面和内容等。总之,通过项目式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实施,可以让学生学到了实际网站建设中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所需解决问题的各种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并更好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了最终培养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要进行新考核方式的改革。

  如前所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上还是采用的封闭考卷的形式来对学生们进行考核,即:期末总成绩就是期末笔试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的累加,而期末笔试成绩占到了总成绩的70%到80%,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们进行实践性操作的应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要进行新考试方法的改革,使得学生们在新的考核形式下更加注重实践性操作环节的重要性并予以不断操练和应用。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将考试中的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的比例适当调整,增加关于实践操作考核的比例,可以从分数中给与体现。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这种考核方法具有以下好处:其一,能够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展开和发展,以解决考试中的存在中的一些问题为目标,提高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得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态度。其二,通过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比例的改革使得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今后的工作岗位内容进行学习目标和应用目标,保障学生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其三,这种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使得教学内容和考试方法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并进一步促进学生们的各种操作能力的实际掌握和应用。其四,新的考试方法要有良好的操作性,这样就可以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使得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感受到今后工作的内容的实际应用性,让学生们学有所用,增强在实践工作中的工作技能和工作适应性。

  第三,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要进行实践成果检验的考核。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站建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还要进行实践成果检验的考核。这就是需要学生们以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最后有关网站建设和维护的实践性操作,让学生们进行独立形式的操作并最后根据学生们的综合表现和综合成果给与评价,使得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性环节的训练和培养,使得其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可以尽快适应和得心应手。

  总之,《网站建设》这门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们共同努力来进行,教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后实际操作热情,使得学生们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来加深对于此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的实施和落实。

  基于平衡记分卡的本科教育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面对社会发展的机遇和诸多挑战,我国的本科教育已经开始从过去的只注重考试成绩逐渐向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开发的现代教育轨道上转变。然而,如何建立一套相应的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和考核方法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对本科生的考核和评价仅仅限于期末考试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这种采用狭隘的滞后性指标对本科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价的做法,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了学习成效。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利于实现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目标。尽管教育部组织五年一次的教学评估,仍然是一种结果的评价,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增强,本科教育的战略管理也日益显现。

  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仅以期末考试成绩片面的评价方式,以综合性的视角,寻求一种客观、综合评价学生的具有实用性的工具和方法。本文试图将用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和原理用于本科生教育领域,构建本科生教学综合评价模型。

  1 平衡记分卡在教育机构应用

  尽管平衡记分卡最先是用于衡量商业企业的绩效,但由于它也能适用于评价当前高校所面临的诸如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不断增多,采用的信息技术传播知识,加大管理变革等挑战因素,所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外高校用来实施战略管理。

  比如富尔顿学区系统(FCSS)在亚特兰大有77所公立学校,1999年起主管玛莎.泰勒 ―格林韦推动了FCSS平衡记分卡的开发,把有机的目标和业绩指标分为五类:学生成绩、利益相关者、教育和行政流程、职员学习和成长以及财务业绩,这样运用教育和商业的最佳实践结合改变了整个组织,使学校像一家大企业一样运作,其成效显著。像美国的许多教育组织也采用平衡记分卡理念。

  虽然平衡记分卡在我国企业引入已经多年,但是在我国高校尚未得到重视和应用。

  2 平衡记分卡的基本特征

  1992年初,卡普兰和诺顿撰写了一篇名为《平衡记分法――良好的绩效测评主题》的文章,发表在1992年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随后五年,两位学者又相继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平衡记分卡相关文章。1996年,卡普兰和诺顿推出了全面介绍平衡记分卡的第一本书《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衡记分卡理论。

  平衡记分卡包括维度、目标、绩效指标、目标值、行动方案等多个基本要素。重点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来支持和落实组织的战略目标。这一模型的基本特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平衡记分卡的一般特征在于,平衡记分卡构成要素间体现了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不是指总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是支撑、推动的关系。平衡记分卡的因果关系无处不在,大到维度之间,小到很多具体的行动。

  其次,平衡记分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组织的愿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组织业绩评价联系起来,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变为具体目标和测评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

  再次平衡记分卡顾名思义在于其平衡性。平衡记分卡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就是各个维度要同时存在,同时发展,各个维度内的行动共同实现战略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对战略执行情况以及战略结果的检查和测量等多方面进行,不能只强调一个维度,致使工作向单一方向发展。

  采用平衡记分卡对本科生的学业绩效进行评价,使得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以战略目标为导向,从一个更宽泛的视角和标准来评价本科生的学习过程的表现和所取得的成果。在本科生的培养中,即采用定量指标,如课程成绩等,也采用定性指标,如创新能力等。据此,提出本科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模型。

  3 本科教育综合评价平衡记分卡模型设计

  3.1 平衡记分卡基本构成

  本科教学培养目标的关键驱动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成绩、能力、学习过程、品质,根据这四个维度,构建了本科教学综合评价平衡记分卡模型,如图1所示。这四方面因素具有依次保障促进的关系,品质是长期和基础关键成功因素, 对于培养目标和学习过程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学习过程是提高和改进学习绩效的关键成功因素,它保障和促进各项能力的提高;能力是保障和促进成绩的提高;成绩是学生学习最直观最重要的绩效指标:

  (1)成绩:课程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是高校在评选奖学金,向用人单位推荐和选拔继续攻读学位等方面的主要依据,将成绩放在了顶端的位置,体现了其重要性,毕竟课程和成绩是学生学习最终成果的重要体现。

  (2)能力:始终在倡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学习能力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打造真正的人才,最终实现本科教学的长远战略目标。

  (3)学习过程:要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要通过学科优势、创新教学体系、传播科学知识等措施提高教学水平,要注重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的偏差。

  (4)品质:人品和素质。这里包括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团队精神等方面。 品质是人才评价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品质,就无法成为造福人类和社会的栋梁。因此,他们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思想敏锐,思路开阔,具有远见卓识、为科学事业献身和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3.2 模型假设关系

  根据平衡记分卡四方面假设关系的原理,本文对本科教学评价平衡记分卡模型的假设关系进行了设定,如图2所示。即通过塑造学生品质,培养其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在班级主任带领的团队中的学习效果;具备了良好的素质和品质,学生就可以在科学、合理的培养过程和方法下,逐步提高自身的实践应用和创新能力; 能力的提高将带动成绩的提高,学生有了优秀的成绩和较强的能力,人才培养目标就将得以实现了。 3.3 平衡记分卡关键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计量

  首先将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进行了具体目标分解,在一个维度上又分别分解出若干具体目标,如在成绩维度又进一步分解出课程成绩和毕业设计成绩两个体目标。然后,基于各个具体目标,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对部分本科教学老师,学生以及企业界人士的访谈过课题组成员的反复讨论,根据S.M.A.R.T原则对指标进行筛选和整合,建立了KPI体系。所谓S.M.A.R.T原则是指S.:Special,具体的(阶段性的和比较详细的目标);M:Measurable,可衡量的(可以量化)A:Achievable可达到的(可以实现);R:Relevant,相关的,(与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性);T:Timely以时间为基础的(阶段时间内),如表4所示。

  3.3.1 KPI的一致性测试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现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然后判断一直性:

  当一致时,;不一致时,一般,因此,C.I.>0.下面表1给出了Saaty关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C.R.

  只要满足,就可以认为满足一致性。

  综上,建立的本科教学培养评价平衡记分卡的KPI体系,总体上通过了一致性要求,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3.2 运用FAHP确定KPI权重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的、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过去研究自然和社会现象主要有机理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两种方法,前者用经典的数学工具分析现象的因果关系,后者以随机数学为工具,通过大量的观察数据寻求统计规律。

  近年发展的系统分析是又一种方法,而层次分析法是系统分析的数学工具之一。层次分析法(AHP)是将与决策总目标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

  首先,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将本科生教学评价平衡记分卡设为四层次结构模型,即总体目标A(第一层级)、维度层B(第二层级)、目标层C(第三层级)和KPI层D(第四层级)。

  然后,邀请了包括长期从事本科教学工作的专家,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和本科生在内的20位代表,对本科教学培养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即成绩(B1)、能力(B2)、学习过程(B3)和品质(B4),进行两两比较评分,计算均值,得出两两因素比较的隶属度,如表2所示,构造模糊一致矩阵的取值参照表。

  同理,第三和第四层次项目的判断矩阵也可以按照此方法构建。最终得到本科教学培养的矩阵数据。

  经计算取均值后得到第二层级的模糊一致判断矩阵,如表3,然后进行层次单排序。根据模糊一致矩阵的性质,可求得各层元素的权重值Wi 公式如下:

  ,式中,n为矩阵R的阶数。

  若rij按表2进行标度,而且满足rij=1-rji,则R为模糊一致矩阵,即不用再去检验矩阵的一致性。

  据此,得到本科教学综合评价平衡记分卡四个维度的权重,见表2。

  同理,以同样的方法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得到了第三层级和第四层级各项的权重,即平衡记分卡各个KPI指标权重,如表4所示。

  4 结语

  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北京联合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实践,借鉴了企业管理中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理提出了本科教学综合评价的平衡积分卡模型,对于不同院校的具体教学过程的实践还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0)
上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5:25
下一篇 2022年4月18日 上午5:27

相关推荐

  • 妙用精彩文段撑起作文灵魂_高中说明文1200字以上

      作文我们常常会用心打扮“凤头”,打造“豹尾”,其实肥实的“猪肚”更需要我们去浓墨重彩,因为“猪肚”的丰满直接影响到整篇文章的质量。如何让你笔下的猪肚圆润起来呢?笔者认为需要用精…

    作文 2023年4月13日
    0
  • 我的小天地作文_小学说明文500字

      在我的家里,有一个房间,是我学习、生活的地方,这是一片属于我的小天地。   房间靠窗户边有一张写字台,上面有一块玻璃台板,下面有许多我喜欢的图片、照片……冬天的时候,妈妈还给我…

    作文 2023年3月28日
    0
  • 文明校园广播稿_应用文作文1200字以上

      甲:冬天是绚丽无比的。   乙:冬天是美妙无边的。   丙:冬天更是冰清玉洁的。   合:在这阳光明媚的冬初之际,在这温馨如画的红领巾广播站,我们四(1)班又非常高兴地和大家见…

    作文 2023年2月22日
    0
  • 雪中惜别_七年级记叙文 写景作文700字

      出了大门,我紧紧抱着闰土那红而圆实的手,一点也不松懈,强忍着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抽抽答答的,脸上写满对他的依依不舍。同样,闰土也显得依依不舍,他的眼圈以及鼻子红得厉害,浑身颤抖着…

    作文 2022年6月21日
    0
  • 乡情_六年级作文800字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我向着一条小路走去。在这小路的尽头,一棵高大的老藤树正傲然挺立在山头,日复一日地接受着风雨的洗礼。   小路上,一位老人微微弓着背,用他那布满皱纹的手拉着孩子…

    作文 2023年3月8日
    0
  • 家的味道_小学叙事作文700字

      生活中的味道有很多,形形色色,不一而足。也许是开心的,也许是酸涩的,也许是温暖的,也许是凄清的……这些味道一经时间的打磨,大多转瞬即逝,一去不再复返。但我尝到的这种味道,恐怕再…

    作文 2023年5月26日
    0
  • 他笑了作文_五年级记叙文300字

      爷爷得了腰椎尖盘突出的病,起床都非常困难,更不用说走路了,吃饭,上厕所都要人侍侯。   爸爸妈妈带着爷爷四处求医问药,好长时间还不见好转。这次听人说武汉夏晓仲医院对于治疗爷爷这…

    作文 2022年6月29日
    0
  • 于以清明节为题_小学作文500字

      又是一年清明节,我们全家去老家陈集祭祖。   一早,我们乘车去老家。车子开上城南新区北京路、上海路,两旁高楼林立,新植的樱花笑脸绽放,随风起舞,红叶石楠球红得像一团团火焰,银杏…

    作文 2023年5月10日
    0
  • 玩也能玩出名堂_700字作文

      玩物丧志这是很多年来人们所公认的,只要一个人不去干本职工作,而把时间花费到“玩”的上面,便会被人说成玩物丧志。可是,是否有人想过,如果玩物并不“丧志”,而“尚志”呢   这就如…

    作文 2022年9月23日
    0
  • 生活的提醒_高中议论文作文800字

      秋天的阳光穿过高大的绿色树枝,在我脸上撒下班驳苍翠的光影,宛如时光。   秋风抚面,好爽。走在回家的路上,脑子便不疼(听)使唤的胡思乱想起来。突然,迎面扑来了一阵恶臭。&#82…

    作文 2022年10月13日
    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